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评 >> 内容

中华文明复兴的自信与自觉

时间:2015/9/24 10:56:44 点击:

  核心提示:江西省委讲师团系统理论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着眼于实现中华...

  江西省委讲师团系统理论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中吸收精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经验,明确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表达了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强烈意识和目标追求,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再创辉煌、走向复兴的自信与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目标追求。进入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中华文明遭受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也成为中华文明艰难复兴的历史起点。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全民族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抵御外侮、恢复主权、实现统一,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目标和内在动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意气风发、扬眉吐气,踏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经受了太多的痛苦与磨难,也积蓄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中国,奠定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根基;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中华文明的复兴又有了新的格局与气象。当历史的车轮跨进21世纪,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了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强大信念。

  正是基于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面了解、对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总结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提出了三个“倡导”。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三个“倡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目标追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相协调,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优秀产物,汲取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倡导”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信念,也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体现出一种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引领中国的宏大气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定位。经过近代以来的大变局、大变革,中华民族在觉醒与奋发中自立自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也明确了应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什么、追求什么和实现什么等核心价值定位。

  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期待,明确了中国的前进方向;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契合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明确了人们的行为准则,爱国才能承担时代使命,敬业有助于把握人生出彩机会,诚信有助于创造良好环境,友善有助于拥有和谐人生。

  三个“倡导”的准确定位,为人们判断是非对错、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了明确标准。三个“倡导”各有侧重,但又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重要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离人类历史发展轨迹产生的,更不是故步自封的产物,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又批判性地继承了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扎根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行综合创新的结果。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求国家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华,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抓住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代表了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以新的实践、新的认识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引领和激发了中华民族在新的时空条件下的创新创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将市场经济的种子播撒入社会主义的土壤,使中国日益富强起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创造出了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政治的文明样式;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建构起人类社会文明的新形态;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重要价值追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为解决好中国的现实问题,应对深刻变动的世界格局,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全局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被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生动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整体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需要中国人民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将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执笔:周森昆 陈福生)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新闻网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今日江西网(www.jrjx-people.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jrjxw8863@163.com 赣ICP备11001524号-1
  • Powered by laoy! V4.0.6